欢迎进入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网站平台! 今天是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服务热线

0551-62823285

协会动态

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安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发布时间:2021-09-15 阅读量:1266来源:安徽日报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生活在当下,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感悟和追求。与曾经雾霾频发、河流变色相比,很多人感慨:现在蓝天多了,雾霾少了;清水绿岸多了,黑臭水体少了。

与人们的观感一致,监测数据如实展现着变化。今年1月至7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3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6%。去年,这一指标年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5.0%;去年,我省长江流域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0%,比2015年提高13.3个百分点,为国家考核以来最好水平;当前,全省森林面积达6262万亩,森林蓄积量超过2.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0.22%等。

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我省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全面打造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推深做实林长制、生态补偿制等生态改革,纵深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碳达峰碳中和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启动“四条生态廊道”建设等,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明显改善。

整治修复并举,守护大江大湖

初秋时节,在芜湖长江大桥东头,一条多彩的风光带依水就势,浅滩、浮岛高低错落,落羽杉林郁郁葱葱,游园步道在湖心岛上蜿蜒。这里是芜湖的新晋“网红”打卡地、市民休闲好去处——江东水生态公园,又名朱家桥尾水净化生态湿地公园。过去,这一带是人们不愿涉足的污泥滩。2019年,湿地公园建设被纳入芜湖市长江大保护项目,经过“潜流人工湿地”“强化人工湿地”“生态稳定塘”等“变装”,污泥滩“变身”风光带,并承载朱家桥污水处理厂尾水逐级净化功能,一方面大幅减少污染物入江,一方面源源不断补给城市河道。“净化后出水水质优于地表四类水标准。1.5米深的出水口,清澈见底。”湿地公园项目运营方负责人鲍玉鼎说。

江东水生态公园的变化,是我省长江大保护的一个缩影。江河湖泊,是大自然的馈赠,是流域人民的福祉所系。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全面打造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全面启动巢湖新一轮综合治理,巢湖水质明显改善,环湖生态持续好转;在全省纵深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整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保护长江,我省突出抓好长江治污、治岸、治渔三件大事,聚焦“水清”“岸绿”“产业优”,推深做实关污源、纳统管、护物种、禁新建、建新绿、减存量、进园区、强机制;贯彻长江十年禁渔令,实现建档立卡、证注销、船封存、网销毁四个100%。去年,我省长江流域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0%,为国家考核以来最好水平。今年上半年,我省长江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干流水质持续保持为Ⅱ类。

治理巢湖,合肥系统实施“碧水”“安澜”“富民”工程和点源、线源、面源、内源“四源同治”,做好“绿链式”保护,避免“铁桶式”开发。巢湖平均水质由2015年的劣V类转为IV类,去年一度好转为III类,创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今年6月,巢湖作为全国唯一系统治理湖泊,入选国家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十大工程”。

整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我省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抓手,将“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从长江流域推开到全省,对各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大起底大整治,推动解决一大批突出问题,以环境改善提升群众环境获得感。

纵深推进改革 激发绿色活力

近日,我省首笔绿色电力交易达成,新能源发电企业太白光伏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液化空气(合肥)有限公司等电力用户达成总量为11000兆瓦时的绿电交易。首笔绿电交易的达成,不仅满足了用户绿电消费需求,帮助用能企业拓宽减排路径,又起到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作用,将可实现节约标煤3600吨、减排二氧化碳9400吨。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纵深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重要举措。生态改革激发绿色活力。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我省抓制度创新,重点深化林长制、生态补偿机制等“改革变革”。

纵深推进林长制改革,我省高质量推进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深化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绿”并进体制机制,实施平安、健康、碳汇、金银、活力“五大森林行动”。今年3月,我省全面启动“四条生态廊道”建设,目标是把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打造成水清岸绿、城乡共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廊道。目前,全省5.2万名林长守护400万公顷森林和100万公顷湿地。全省森林面积已达6262万亩,森林蓄积量超过2.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0.22%。

纵深推进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新安江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连续多年是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在接续开展三轮试点基础上,我省与浙江共同谋划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加快建立科学的跨流域生态补偿、污染赔偿标准和水质考核体系,努力把新安江流域打造成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新样板、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新典范。

纵深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我省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科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突破绿色低碳技术,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污染防治攻坚,扮靓生活家园

“过去河水臭,村里脏。如今河水变清了,村里变美了。”涡阳县牌坊镇周桥村村民徐林林感慨家门口的环境变化。徐林林所说的河为武家河,是涡河的一条支流。以前河里杂草丛生,各种漂浮物随处可见。近年来,牌坊镇对流经当地的武家河段进行分期分段治理,清理土方、打捞清理漂浮物、清理河岸垃圾坑、栽植树木花草等等,全力打造武家河生态廊道。如今,生态宜居的水景廊道展现百姓面前,河水清波荡漾,两岸绿树红花。

环境就是民生。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我省构建生态环保齐抓共管格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三大主战场。保卫蓝天,我省强化控煤、控气、控尘、控车、控烧“五控”措施;保卫碧水,全面落实“水十条”,重点推进城镇污染、农业农村污染、水源地污染、工业污染、船舶港口污染治理;保卫净土,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突出工业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

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去年全省PM2.5年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5.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2.9%,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优良比例87.7%,好于目标要求13.2个百分点。全省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达到90.1%,为历年来最高。

江淮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图景徐徐展开。(记者 夏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