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长江贵池段,江面波光粼粼,岸边树木葱茏。如今,长江十年禁渔已推进到第五个年头,这般“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图景,正是贵池取得阶段性成效的生动“答卷”。
“从前难得一见的江豚,现在却经常能看到。”最近几年,长江江豚频繁重现江面,池州市贵池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长史雨生对此津津乐道。作为长江生态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长江江豚处于整个长江水生动物食物链的顶端,对水环境要求极高,可以说,长江的水环境怎么样,江豚的数量说了算。如今,长江江豚从罕见到常见,折射出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启动以来,长江贵池段的生态环境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随着渔业活动的减少和水生生物资源量的增加,目前贵池全流域鱼类资源总体恢复态势明显,鱼密度显著增加,密密麻麻的鱼群多到随处可见。”史雨生告诉记者。近年来,贵池在禁捕基础上,还同步实施增殖放流,累计投放鲢鳙苗种1020万尾,有效恢复了长江及支流的水生资源,越来越多珍稀水生物种归来。
世代生活在长江边的王小五亲眼见证了长江贵池段的变迁,长江十年禁捕政策落地后,王小五结束了家族几代人以渔为生的历史,凭借熟悉水情、渔情的优势,摇身一变成了护渔员,协助渔政部门开展日常江面巡查,打击非法捕鱼行为,不再“靠江吃江”,而是“守江护江”。
眼下,秋日的江风夹裹着些许微凉袭来,王小五和当年都是渔民的“老伙计”以及贵池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新同伴”,每天驾驶着巡护船穿梭在广袤的长江水域巡视江面,一趟下来大概三个多小时,虽然辛苦,但王小五乐此不疲,“现在巡江时看见鱼群跃出水面,比当年捞起满网还高兴,想到其中有我的功劳,心里更是美滋滋的。”
“水清鱼跃”的盛景得以重现,不仅是长江禁渔成效的生动展现,也是贵池区不懈努力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的丰硕成果,在贵池区长江禁捕视频调度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我区76公里长江干流和34.8公里秋浦河保护区的实情实景。
自长江十年禁渔启动以来,为守护一江碧水,贵池区不断增强渔政监管执法能力,调度中心可根据执法船艇、人员分布就近调度,水陆联动赶赴现场,形成“指挥调度中心—执法基地—一线执法人员”的三级响应体系,并部署执法船艇6艘、无人机7架、高清监控43处、雷达4套,对禁捕水域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确保违法行为快速处置、精准打击。
“虽然现在长江生态保护意识已深入人心,但仍有少数人心存侥幸,非法捕捞、非法交易等行为时有发生,手段更加隐蔽,且多发生在偏僻水域或夜间。”史雨生坦言。今年以来,贵池区累计开展联合执法52次,出动执法人员10830人次、执法车辆2967辆次、船艇128艘次,水陆巡查超5.8万公里,查处涉渔行政案件285件,集中公开拆解销毁渔具820余件,形成强力震慑。(孙梦晨 孙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