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所有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全面接入”、监控画面“一屏集成”。大皖新闻记者从合肥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该局横向推动环境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共享交换,无缝对接气象、水利、交通等部门,接入局内各类生态环境信息系统近40个,总接入量达21亿条。
近年来,合肥市生态环境局运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相对完善的天地空一体化立体生态环境监测网。在水环境方面,建成水环境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点178个,覆盖全市主要河流、湖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建成27个国省控站点, 151个市控水质自动监测站点,覆盖全市主要河流、湖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在环巢湖重点河流设置283个视频监控点,环巢湖设置43个视频监控点位,并将卫星遥感技术与水华遥感监测、黑臭水体监测等场景相结合,提供决策技术支撑。
同时,合肥市已建成2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标准站、133个大气小型标准站,22个固定式机动车排气遥感监测点,20路机动车黑烟车抓拍点,226个秸秆禁烧高空远程视频监控点,重型柴油车OBD远程在线监控4100余台套,以及卫星遥感图像应用于臭氧层监测、秸秆焚烧、大气气溶胶监测等场景。在全省率先建成放射源在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搭建放射源在线监管平台,包含37套辐射剂量在线监测设备,覆盖市生态环境局审批和监管的24家重点核技术应用单位。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