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美 农村必须美”。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将农村黑臭水体作为群众家门口的突出环境问题,纳入民生实事强力推动整治,并要求2026年底全面消除黑臭。截至2024年11月,全省累计完成3690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治理面积约2050万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统筹谋划,合力攻坚
坚持高位推动。省委、省政府把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今年3月,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治理工作。4月20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5月31日,省政府在淮北市召开全省农村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现场会,组织观摩学习,推广典型做法,督促各地落实属地责任,细化任务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推动治理。
完善标准体系。印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办法、建设技术规程、运营维护及效能评价标准;出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技术指南、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指南等,指导开展源头治理。制发农村黑臭水体底泥清淤指导意见、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模式等,推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规范化、科学化。
坚持部门联动。省相关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合力推动治理工作。省生态环境厅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建立省直部门相关处室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沟通交流,定期会商研究,常态调度推动。其他相关部门在资金统筹、工作部署、验收评估、试点示范等方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工作合力。
全面排查,精准施策
深入排查溯源。采取市县自查、公开征集、卫星遥感解译和实地核查等方式,水体不分大小、空间不留死角,对全省农村地区水体进行识别判定和溯源分析,对数万条农村黑臭水体信息校对复核,建立了全面、准确的农村黑臭水体清单,为后续治理和监督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如,芜湖市弋江区对域内农村黑臭水体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对群众反馈的疑似黑臭水体线索立即组织核实,建立黑臭水体治理清单并动态更新,发现一处,整治一处。
注重系统治理。按照“内源与外源同治、岸线与水体兼顾、治理与修复结合”的思路,制定“一水一策”治理方案,落实“三治一清一修复”治理措施,即治理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和服务业废水,清理内源污染和垃圾,修复水体生态。淮北市相山区采用自然生态的办法,构建“贝鱼草菌藻”立体生态净化系统,恢复水系、河流、湿地的自净能力,让曾经的臭水坑变成景观塘。
强化源头施治。根据农村水体主要污染成因,以污水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为导向,大力推广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强化生活污水治理,截至11月,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8.7%,高出“十四五”确定的目标8.7个百分点。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问题排查整治,提升设施运行绩效。截至11月底,累计排查设施4791个,发现问题853个,完成整治234个,其他正在按计划推进。
统筹资金,试点引领
坚持多元投入。运用零基预算成果,省级每年统筹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土地出让收入资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等资金5亿元支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稳妥有序推进EOD模式,探索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产业开发的有效融合和收益反哺。截至11月底,我省累计入库国家和省级EOD项目38个,项目总投资812.6亿元(2024年新入库项目7个,总投资127.7亿元),获得银行授信382.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16.3亿元。阜阳市颍上县筹措“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债”2.078亿元,支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淮北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列支300万元以奖代补,撬动县区投入1.41亿元用于乡镇污水处理厂(站)运营维护,保障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
坚持试点示范。参照生态环境部国家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做法,采取竞争性评审方式,遴选21个县(市、区)实施省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探索不同区域、不同条件下农村黑臭水体的治理模式和方法,提炼了“黑灰同治+潜流利用”“生活污水+农业面源” 共治等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和“以用促治”水体治理模式,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坚持治用并重。根据农村水体特征,转变传统治理思路,按照谁治理谁收益的原则,鼓励“以用促治、以用促管”,通过认领、承包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和村民参与黑臭水体治理,在保障水体功能的前提下,合理适度利用农村水体资源,将水体污染物转化为农业资源,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加强了水体的管护,解决了农村黑臭水体“无人管”和“没钱治”的问题。蚌埠市五河县大新镇毛滩村,黑臭水体整治后种荷养螺、养虾,不仅消除黑臭,每年还有5万元的经济收入。铜陵市义安区汪家墩自然村将收集后的生活污水用于小菜园、小果园,生活污水中氮磷资源变“废”为“肥”,每年节约肥料100千克/亩、灌溉用水2吨,庭院经济得到较好发展。马鞍山市当涂县将治理好的农村水体发包给村民用于养殖,并推行水质保证金制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引导养殖户改变传统的掠夺式养殖模式,让农民成为水体的使用者、受益者和管护者,昔日的黑臭水体成为生态塘、经济塘、景观塘。( 闻权 潘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