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网站平台! 今天是 2025年10月26日 星期日

服务热线

0551-62823285

协会动态

今年1-9月,安徽PM2.5平均浓度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发布时间:2025-10-24 阅读量:26来源:安徽环境新闻网

今年1-9月,安徽PM2.5平均浓度为31.1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全省优良天数比率为83.6%,为近三年来最好水平……10月23日上午,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今年以来,全省空气质量形势较好,1-9月,我省空气质量各项主要指标均保持同比改善,多项指标达到近年来最好或较好水平。

多项指标达到近年来最好或较好水平

“今年以来,全省空气质量形势较好。”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项磊介绍,1-9月,我省空气质量各项主要指标均保持同比改善,多项指标达到近年来最好或较好水平。

1-9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31.1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同比下降6%,改善幅度居全国第13位。16个市除黄山市小幅波动外,15个市均同比改善,皖北地区改善幅度高于全省平均,宿州、亳州、淮北、阜阳四市改善幅度居全省前4位。

在优良天数比率方面,1-9月全省优良天数比率为83.6%,为近三年来最好水平,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居全国第9位。在重污染天数方面,1-9月全省16个市共出现重污染天15天,剔除因沙尘天气影响的5天后,计入考核口径的有10天,同比减少6天。其中亳州、阜阳、六安、安庆四市各出现2天,淮北、池州两市各出现1天。

对照国家下达我省的“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今年我省PM2.5浓度、优良天数比率两项核心指标均有望完成目标任务。

秋冬季“大考”即将到来

空气质量变化有较强的季节性规律,每年气象条件最不利、重污染天气过程最集中的秋冬季“大考”即将到来。

大皖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具体到安徽,造成重污染天气的成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种是沙尘天气导致的重污染,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每年春季,大风裹挟蒙古、我国西北等地沙尘传输(俗称“沙尘暴”)可能对我省造成影响。污染特征为颗粒物(PM10)较为突出,能见度较低。

其次是秋冬季不利气象条件下的PM2.5污染,也就是俗称的“雾霾天”,这在重污染天气中占比最多,也最受广大群众关注。时间上主要发生在大气扩散条件最差的12月至次年1月,皖北地区相对较多,越往南发生的相对越少。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如2023年、2024年元旦期间出现“跨年霾”,影响十多个省,我省全境都出现了中到重度污染,这种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天气过程应对工作,是我省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的重点。

第三个成因来自秸秆焚烧、烟花爆竹燃放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短时重污染,主要发生在一些重点时段,如秸秆焚烧主要发生在夏收、秋收等时期,烟花爆竹燃放主要集中在春节等节日。这种重污染天是人为因素导致的,也是可防可控的。

全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年底前基本完成

近年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深入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做到早行动、早预警、早响应。

同时,全速冲刺完成重点工程任务,全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年底前基本完成。坚持项目化清单化推进重点减排工程,火电超净改造、燃料类煤气发生炉清洁能源替代、集中供热范围内燃煤锅炉淘汰整合、在用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2蒸吨及以下生物质锅炉淘汰等重点任务也将在年底前按计划完成。

在依法打击涉气环境违法行为方面,利用走航监测、在线监控、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紧盯生态环境部推送的重点涉气线索、数据异常站点、走航高值区域等,注重提高非现场监管发现问题的能力。

此外,全面做好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限放等重点工作。紧盯秋收关键时期,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禁烧宣传力度,强化秸秆禁烧管控措施,严防雨(雪)前抢烧、集中焚烧引发空气质量恶化。聚焦重点地区和时段,推动对非法运输、销售烟花爆竹等行为的查处等。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温馨提示:

秋冬季重污染天气过程最集中,PM2.5对人们的健康有诸多危害,对此,安徽省生态环境厅进行了提醒。

PM2.5(细颗粒物)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相当于成人头发直径的三十五分之一。PM2.5粒径小,可深入肺泡,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同时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暴露在较高的PM2.5浓度中,会导致呼吸系统损伤,长期暴露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且会加重肺癌发病风险;PM2.5可进入血液循环影响血管功能,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发作;对易感人群威胁更高,如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抵抗力较弱,PM2.5易引发儿童呼吸道感染、孕妇早产风险增加等,需要重点关注。

出现PM2.5污染天气时,首先是减少外出,重度污染(AQI>200)时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尽量留居室内;需要外出时,应尽量缩短户外停留时间,避免晨练等高强度运动,同时加强个人防护,如选择带呼吸阀的防霾口罩等;在室内活动中,要注意减少开窗通风,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具备净化PM2.5功能的空气净化器,同时也要注意控制家庭餐厨油烟、二手烟等影响,防止因室内空气污染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