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梳理排查群众“家门口”的餐饮油烟、噪声、恶臭异味等突出环境问题2137件,已基本完成整改。
强化统筹推进
成立专项整治协调小组,由分管市长担任组长,公安、生态环境、住建、交通、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落实“查处一体”机制,对12345热线举报的餐饮油烟、噪声扰民和恶臭异味扰民问题实行清单化动态管理,按月调度整改,力争2025年12345热线全年投诉举报数量同比下降15%。
聚焦餐饮油烟
以投诉集中区域为重点,开展联合执法,采取“法规宣传+日常巡查+专项整治+门责制管理”模式,组织城管、环保部门联合督查10余次,确保油烟净化设施规范安装、达标排放。今年以来,排查餐饮商户4000余家,督促87家商户整改未安装、未及时清洗油烟净化设施等问题。
加强噪声防控
严格工业企业声环境准入,2025年审批新改扩建项目94个,均落实噪声污染防治要求。严格建筑施工夜间施工审批,快速处置投诉。开展“飙车炸街”行为专项整治,推进城区禁鸣管理,在省道部分路段安装声屏障3.3公里。出台城市管理微信公众号举报问题奖励暂行办法,鼓励群众投诉举报。将电梯噪声测试纳入电梯监督检验项目。开展绿色护考,覆盖考生3.98万人。
靶向恶臭治理
强化VOCs企业监管,推动45家涉VOCs企业整治提升污染治理设施水平,推动淮北高新区、煤化工基地、濉溪开发区等园区“一园一案”综合整治。规范养殖场粪污收集处理,深化黑臭水体治理,加强垃圾转运站臭气收集、处理。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158个,治理率提升至51.3%,高于全省平均6.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