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安徽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未来,全省将通过实施综合治理和加强长效管护等举措,全面消除现有3621个农村黑臭水体,并以常态管理和有效利用巩固治理成效,防止返黑返臭,实现长治久清。
综合治理
提高水体周边农户改厕覆盖率,防止粪污进入水体
根据行动方案,全省将坚持查污溯源、一水一策、综合施策、标本兼治,通过内源与外源同治、岸线与水体兼顾、治理与修复结合,全面消除现有3621个农村黑臭水体,消除外源污染,提升自净能力,改善水体水质。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将全面排查农村黑臭水体周边的污水处理设施,着力解决设施闲置、空转及管网不配套、运行不正常、出水水质不达标等突出问题,杜绝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污水排入水体。
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广应用低毒低残留农药,采取生态沟渠、植物隔离带、生态缓冲带、径流集蓄池等措施,加强农田退水的拦截净化。
今后,全省将推动建立畜禽粪污收储运体系,促进县级和区域粪污处理中心、村庄粪污收集设施有效运转,加强计划和台账管理,杜绝畜禽粪便及畜禽养殖中的沼液、沼渣、污水等直接排放。
在治理工业和服务业污水方面,将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园区,督促指导不具备入园条件的企业完善污染防治设施,做好污水收集和处理。
今后,全省将全面清除水体周边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时清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定期打捞清理水体垃圾、漂浮物和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避免对水体产生污染。
长效管护
引导支持以承包经营等形式合理利用农村闲置水体
行动方案要求,今后将建立完善农村水体日常巡查管护制度,合理利用农村水体资源,做到“当下治”与“长久用”相结合,以常态管理和有效利用巩固治理成效,防止返黑返臭,实现长治久清。
在日常管护方面,根据季节变化对水生植物、岸带植物和落叶等进行清理。做好三格式化粪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日常管护,及时修复破损设施。对完成治理的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一般为2000平方米及以上),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水质监测。
强化多方监管。督促指导农村新开办涉水排放企业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污水直排外环境。合理布设农作物秸秆收储网络,做好秸秆科学还田、离田利用工作,提升综合利用水平。
鼓励以用促治,引导支持以承包经营等形式合理利用农村闲置水体,根据水体状况,因地制宜栽植水生经济作物,放养鱼、虾、蚌、螺等,实现以用促治,推动农村水体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
此外,将发挥群众作用,通过网站、电话、微信等受理群众举报,确保排查情况真实准确。广泛听取群众对治理方案的意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鼓励社会各界出资投劳参与治理。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