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网站平台! 今天是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服务热线

0551-62823285

协会动态

淮北牵手宿州探索皖北地区跨界水体污染“共保联治”

发布时间:2024-07-03 阅读量:355来源:安徽省河长制

近年来,我省持续开展“绿满江淮”行动,与江苏省签订《苏皖交界地区跨界河湖共保联治备忘录》,在省界毗邻地区的跨界河湖,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跨界水体联合保护和水污染协同防治方面的创新制度和经验做法,推进跨界水体一体化共保联治。淮北市相山区与宿州市萧县毗邻,萧濉新河、洪碱河、湘西河等河流(沟渠)自萧入相,多年来跨界水环境污染纠纷时有发生。为有效破解跨界水体治理方案不统一、信息不通畅、责任难界定、利益难协调等问题,淮北市借鉴相关经验,结合实际牵手宿州市探索建立皖北地区跨界水体“共保联治”机制,发挥“共”的优势、细化“联”的举措、破解“治”的难题、巩固“保”的成效,协同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水域环境。目前,相山区9条河流(沟渠)水质全部提升至Ⅳ类及以上,获评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入选安徽省第一批水资源管理规范化体系建设示范县(区)。

发挥“共”的优势,构建一体化推进机制。事项共商。打破行政边界壁垒,会同萧县签订《关于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将市级跨界水体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延伸至县(区)、乡(镇),建立两地轮值联席会议制度,由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同志担任联络员,将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司法等10部门纳入列席单位,不定期召开会议,统筹调度治理难题。方案共编。根据9条跨界河流(沟渠)实际情况,“一河一策”编制跨界河湖治理方案,共同制定年度跨界水体治理工作要点,渠沟镇、青龙集镇等相邻镇签订实施细则,以文件形式明确目标计划、任务清单、责任分工,构建“1+9+N”方案体系。信息共享。统一两地监测标准,建立跨区域监测体系和数据共享机制,用好“智慧河长”APP及数字化管理平台,布设监测设备24套,加密跨界区域水位、涵闸、断面水质监测频次,动态掌握、实时共享pH、浊度、溶解氧、氨氮等“9+X”监测指标,消除盲区。生态补偿。落实省、市生态保护环境补偿政策法规和实施机制,制定《相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实施方案》,将水生态补偿民生工程列入年度目标任务,与萧县协商设置跨界监测断面,规范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和绩效奖励。2023年,相山区获省奖励生态补偿资金1100万元。

细化“联”的举措,开展常态化联合防控。联合巡河。探索建立“联合河长制”,为9条跨界河流(沟渠)聘请18名联合河长,开展联合巡查,实现边界乡镇、边界村、跨界河渠隐患排查全覆盖。联合巡河湖岸线达40余公里,制定包含污染原因、污染分析及责任主体的风险隐患清单50余条。联合执法。统筹两地生态环境执法资源,围绕污染物达标排放、沿岸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农业面源污染等开展联合执法活动,两地执法人员均可到对方管辖区域参与执法检查,联合属地环保部门开展现场勘察、样品取证,合力打击排污违法行为。编发督查通报4期,下发整改通知单18个,整改销号率达98%。联合应急。坚持“以空间换时间”,完善县(区)、乡(镇)、村、组“四级”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建立专业应急队伍,综合运用“无人机+高清卫片”技术,明确上下游风险源、敏感目标、流域应急空间与设施8处,协同预防处置跨界流域环境污染事故。2021—2023年,查处企业违法超排、偷排等涉水污染物案件18起。

破解“治”的难题,拓宽系统化治理路径。水岸同治。一体推进“岸上岸下”协同治理,联合萧县共编萧濉新河、洪碱河、湘西河、王引河等4条跨界河流岸线规划,联合开展水草清理、临河建筑物排查整治等行动,系统推进20米岸线生态缓冲带、临河截污带、沿河生态修复带建设,累计清淤1.8万方、打捞垃圾54吨,清除青龙沟等5条沟渠岸线违种35处,岸线绿化率达97%。标本兼治。统筹推进工业、农业及生活区污染源治理,实施黑臭水体整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雨污分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河湖清“四乱”等五大行动,铺设污水管网12.5公里,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微动力处理站2座,倒逼6家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实现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超9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多元共治。搭建“政府+市场+社会”共治平台,委托水安建设集团、凤凰山物业等企业开展河道保洁、专业治污,聘请水利环保专家、“两代表一委员”、党外人士等参与水体治理,组建9支党员志愿者队伍参与巡河护河,构建“政府主导搭台、市场资源调配、公众媒体监督”的协作治水模式。

巩固“保”的成效,筑牢长效化生态屏障。改革赋能,强化水资源保护。在全省率先探索地下水权改革,系统推进水资源确权、节能、交易、管控,破解用水之困。“十四五”以来,累计关闭地下水井54眼,压采地下水989.6万立方米,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6.8%,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689,历年全区用水总量均低于1500万m³,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幅度均超1.2%。项目支撑,筑牢水安全基石。扎实推进“淮水北调”工程项目建设,累计投资1.19亿元,系统实施萧濉新河水系、王引河支流域等综合治理项目2个,加快堤防加固、河道疏浚等工程建设进度,城区段和非城区段防洪标准分别提高到50年一遇和20年一遇。人水和谐,放大水生态效益。以建设幸福河湖为契机,打造长8.93公里、总蓄水量281立方米的濉河“城市绿肺”,深挖濉水文化底蕴,沿河两岸建成集生态、文化、景观和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廊道,以河道穿针引线,打造“芳香渠沟”“黄里杏花”等美丽乡村,让“水经济”不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