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网站平台! 今天是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服务热线

0551-62823285

协会动态

合肥建设“无废城市” 到2025年逐步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发布时间:2023-02-16 阅读量:682来源:合肥日报

在合肥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十五里河入湖口段拍摄的成群的赤麻鸭。  记者 张大岗 摄

蓝天白云下的庐州公园景色。记者 李予 摄

位于肥东县的龙泉山皖能生活垃圾焚烧厂。记者 李予 摄

去年,生态环境部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率先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合肥市榜上有名。近日,合肥市印发《合肥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逐步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快递绿色包装使用率达到95%以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00%,围绕环巢湖湿地公园,中庙姥山岛打造“无废景区”……

近年来,合肥围绕绿色低碳发展、打造和谐宜居的生态名城做出了一系列努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围绕《方案》所带来的“路线图”“时间表”,合肥将把“无废城市”建设推向纵深。

农 业

推广生态养殖

稻虾共作、一田双收。去年夏天,巢湖市坝镇林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稻虾田里水草丰盛,捞上岸的小龙虾个个膘肥体壮,色泽红亮。据养殖户洪叶健介绍,小龙虾能吃掉水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排泄物是很好的肥料,稻田无需喷洒除草剂和农药,也不用上化肥,可以达到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同时,也能实现养虾、种粮两不误,做到一田双收。据了解,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虾稻综合种养总面积已达110万亩,规模虾稻生产基地2500余家,小龙虾年产量超10万吨。

“发展虾稻综合种养是促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好举措。通过建立虾稻共生的生态循环系统,以养殖代谢物和生物肥料代替传统化肥,以生物操控技术代替农药的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稻田中能量和物质循环再利用的效率。”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根据《方案》,合肥将推广生态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将围绕草莓、龙虾等12大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探索种养加销一体、农林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复合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支持长丰县争创绿色草莓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肥西县争创以都市农业为核心的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肥东县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到2025年,完成肥东县、长丰县和庐江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

此外,《方案》明确,要持续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集成推广节水、节肥、节药、节能等技术,推广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促进农业清洁生产。推广标准地膜和生物降解膜,减量使用传统地膜,开展消除废旧农膜土壤残留等试点。到2025年年底,全市巢湖流域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消 费

吹起绿色新风

去年,合肥悦方ID MALL、合肥肥东吾悦广场和合肥万象城荣获国家级“绿色商场”创建单位称号,加上百大购物中心马鞍山路店,截至目前,合肥共有4家国家级“绿色商场”。

感应式照明灯、能保温的特制玻璃、采用雷达感应的声光LED节能灯、不提供一次性塑料制品……在合肥悦方ID MALL中,处处吹拂着绿色低碳新风。据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正在打造一批提供绿色服务、引导绿色消费、实施节能减排的绿色商场。

“绿色商场不仅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活动场所,更重要的是商场要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倡导绿色消费、提供绿色服务、实施节能减排和资源再利用等措施,提供更绿色环保和更优性价比的商品和服务。”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方案》中显示,合肥将鼓励新建商场、超市打造“绿色商场”,逐步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产品,稳妥推广应用可降解塑料产品,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处置。引导商超、集贸、餐饮外卖等重点领域推广使用非塑制品和可降解塑料袋,到2025年,城市和各县(市)建成区商贸场所逐步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在合肥,绿色消费也蔚然成风。去年6月,“皖美消费·合肥GO”——“绿色智能家电补贴”活动成功举办,在活动中,合肥市级财政资金投入2000万元,按照单件家电满3000元减200元标准进行补贴,扩大市民对家电的绿色消费,这份补贴,释放出了一个积极信号。

《方案》中指出,合肥将全面推进绿色生产。特别是将支持汽车、家用电器、机械设备等行业企业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在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医药等行业开展绿色工厂、“无废工厂”建设及绿色供应链管理。力争到2025年,培育绿色工厂40家以上,新增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家以上。

工 业

垃圾化废为宝

拆迁产生的破碎钢筋、砖块瓦砾可以回收加工成透水砖、普通再生砖等应用于市政工程,建筑渣土除了填埋还可以再加工生成新型墙材……在合肥,建筑垃圾正通过各种途径变废为宝。

“以工程渣土为例,除了回填和堆放等,它们其实还有一条更好的出路,那就是变身为新型墙体材料。”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建筑渣土、城市污泥等废弃物代替粘土生产出新型墙体产品,不仅解决了建筑垃圾问题,新材料在施工应用上也具有强度高、性能好、易操作等特点。

《方案》指出,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水平。多渠道综合利用建筑垃圾,推动在土方平衡、环境治理、河湖固坝等领域大量利用经过处理后的建筑垃圾。支持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路基路面材料、混凝土砖(砌块)、透水砖、市政工程构配件等新型建材,在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工程项目中提倡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

在肥东县循环经济示范园内,中节能(合肥)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的四炉四机正平稳运行,它们每天保质保量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约2000吨,日均发绿色电力约800000千瓦时,节约标煤约245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00吨。像这样的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设施,合肥有6座,处理规模达到9500吨/日,实现了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全利用”。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稳步实施“长三角典型流域多源有机固废集约化处置集成示范项目”,依据《方案》,支持肥西县、蜀山区市场化建设有机固废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构建成果转化和产业推广平台,打造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畜禽粪污、园林废弃物等多源有机固废集约化处置示范基地。

区 域

环巢湖“无废”圈

构建可再生能源路灯、光伏无线充电座椅,探索建立个人“绿色账户”,鼓励绿色出行……根据《方案》,合肥将在环巢湖区域内布局一批低碳示范项目,打造全市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与环巢湖“无废”圈。

“环巢湖零碳排放示范区将围绕清洁能源替代、森林和湿地碳汇、节能改造、能源管理、交通领域结构转变方面进行改造,最终实现环巢湖地区近零碳目标。”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环巢湖区域包括肥东县长临河镇,肥西县三河镇,庐江县同大镇、白山镇、盛桥镇,巢湖市槐林镇、散兵镇、柘皋镇、中垾镇、烔炀镇、黄麓镇、中庙镇等12个特色小镇,有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文旅酒店等集群。

在清洁能源替代方面,围绕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开展探索,通过应用高转化率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先进储能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构建可再生能源路灯、光伏无线充电座椅等产品,在为游客提供绿色便利服务的同时,为区域提供绿色清洁能源,并将先进储能技术与余电上网结合,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未来,环巢湖地区将鼓励市民绿色出行,探索建立个人“绿色账户”,在示范区内探索全部使用新能源车辆,构建完备的充换电设施网络,建立绿色便捷高效的环湖公共交通体系。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合肥将通过发布场景机会推介的方式,向创业者、创新企业发出邀约,希望收获更多新技术、新方法,积累低碳发展的新经验,推动环巢湖地区向绿而行。

“无废城市”建设,对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今,“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已明晰,“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即将全面启动。不远的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成为美丽合肥的动人之景。(记者 潘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