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网站平台! 今天是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服务热线

0551-62823285

协会动态

商品过度包装 “盒去盒从”?专家呼吁:多方携手让“轻包装”成潮流

发布时间:2022-04-22 阅读量:1100来源:安徽商报

大盒套小盒,小盒套底座,精美礼盒是实际商品体积的数倍,高价买回的商品感觉买了个寂寞……近年来,倡导环保简约的包装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过度包装仍然屡禁不止,甚至有些商家变本加厉。

4月21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在市场走访中注意到,不少商家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导致包装价值超过商品本身。过度重“颜值”,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违背了绿色消费的理念。专家建议,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需要不断增强,扑灭过度包装的虚火。同时商家也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感,尽量减少包装浪费,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的社会新风尚。

“颜值”成瘾

一个香薰搭配四层包装

今年35岁的王女士是家住合肥的一名全职太太,照顾好家人和孩子之余,王女士喜欢买一些精美物品,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我们小区的绿化非常好,所以蚊虫比较多,孩子经常被蚊子咬,”考虑到夏季即将到来,王女士特地从线上某品牌店购买一款天然椰子大豆蜡,“香薰是我最喜欢买的物品之一,不仅可以让房间飘满淡淡的香味,还可以安神助眠,最重要还能驱蚊。”

王女士告诉记者,该品牌的一块香薰需要好几百,她纠结很久后决定下单购买。经过两天的等待,王女士的香薰终于到货了,精美的包装让她眼前一亮,“首先是外面的一层手提袋,打开后是一个印制精美的礼品盒,上面覆盖着一层磨砂质感纸,最后在底部才是油脂膜包装的香薰蜡烛。”王女士补充说,包装还有更多,香薰的周边摆碎纸屑,还配有固定的座底,看上去十分高端大气上档次。“花费了几百元购买的香薰,感觉大部分都是在买包装,不是很实惠。”

和王女士情况相似的,还有家住省城包河区徽州大道旁的陈燕。作为一个二胎妈妈,陈燕喜欢在照顾孩子之余,也把自己打扮得精致一点。不久前,陈燕在商场浏览一款某品牌的香水,其中一款栀子花香味的香水售价600多元。经过柜台负责人的推荐,陈燕看中这款春季新款的礼盒装,淡粉色的包装盒非常雅致,里面还赠送了两小瓶香水和一款零钱包,售价为1500多元。由于陈燕是该商城会员,因此礼盒装的折后价为1278元。“回到家后,我觉得不应该买礼盒装,价格不划算。”

但由于都存在喜欢“颜值”之“瘾”,两位女士表示仍会选择购买一些华而不实的物品。

市民吐槽

精美礼盒留着无用弃之可惜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在探访中发现,不少商家抓住消费者追求新奇的心理,通过精致的包装打造产品的高“颜值”,以此吸引顾客购买。

合肥市民潘微微告诉记者,考虑到父亲的生日即将到来,她来到翡翠路一家茶叶专卖店购买一套尊享私藏茶。“里面有龙井、普洱、铁观音、小种红茶等,可以品尝不同的茶,比较划算。”值得一提的是,该包装全部使用小罐装,像古代宫廷实用的茶具。最终,潘微微花费3000多元购买了该套茶叶。本以为收到礼物的父亲会很高兴,没想到却换来父亲的吐槽。“父亲觉得每个茶罐高度和宽度只有5.5厘米,容量有限,一罐最多喝两次。还觉得小罐和包装盒摆在家里扔掉觉得浪费,不扔留着也没用,在包装上花钱不值得。”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化妆品的包装也是一些商家招揽顾客的招牌之一。由于化妆品渠道趋向同质化,各大品牌为了提高竞争力,除了研发新产品外,包装设计也是各家争艳的焦点。位于省城南二环一家化妆品专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套几百元的基础护肤品,经过包装营销后,价格可达到几千元,价格翻了好几倍。该专柜负责人表示,“很多企业在包装上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些包装的成本也会体现在商品价格上,过度包装产生的成本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

专家呼吁

多方携手让“轻包装”成潮流

重“颜值”的现象出现,大多数是商家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甚至有一些商家将经营的重心由商品本身转向了外包装,因为新款包装和新款礼盒往往更受消费者青睐。这导致商家陷入恶性竞争循环,既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升,又不利于培养绿色发展的社会风气。为此,中国消费者协会曾明确指出:凡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的10%、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价格的30%,就可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业欺诈”。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云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过度包装的虚火终将退去,商家在保证商品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包装浪费,让绿色低碳生活成为社会新风尚。

“首先我们要了解物资匮乏和物资充裕两个概念,物资匮乏的时候讲究实用,而物质充裕时则注重形式。”王云飞介绍说,“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品消费往往也是中国人看重朋友的一种体现。”王云飞认为,这也是商品过度包装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商家要从包装方式和材料等方向寻找创新突破口,在满足消费者对商品期待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包装成本。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呼吁消费者理性消费的观念和绿色环保的心态。提升绿色发展意识,才能进一步抵制追求过度包装的风气。”王云飞表示,解决过度包装需要监管部门、商家、消费者携手努力,从源头减少过度包装,才能让“轻包装”成为一种潮流。(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周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