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2026年安徽省越冬水鸟及重要栖息地监测”调查中,调查人员近日在宿松华阳河湖群湿地监测到三只极为珍稀的鸟类——彩鹮(Plegadis falcinellus)。这是该物种在华阳河湖群湿地被首次发现,不仅为本次越冬水鸟监测调查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标志着宿松华阳河湖群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宿松县湿地面积超过7万公顷,其中华阳河湖群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万多公顷,占宿松县湿地面积71%以上。华阳河湖群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拥有浮游植物70属,草本维管束植物152种,浮游动物105种,底栖动物71种,脊椎动物31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0种,14种鸟类列入IUCN极危、濒危、近危、易危受威胁等级。同时还是白鹤、东方白鹳等野生鸟类的迁徙停歇地。通过近几年的生态修复,华阳河湖群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生物多样性呈现良性转变。
安徽大学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与宿松县林业局联合组建调查监测专班,监测人员发现时,三只彩鹮正混群于白琵鹭、白鹭、鹤鹬、青脚鹬、环颈鸻、凤头麦鸡等水鸟中,在一片浅水湿地中悠闲觅食。其独特的深栗褐色羽毛,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绿紫色的光泽,修长的体态与向下弯曲的喙,使其在鸟群中格外引人注目。
彩鹮,鹈形目,鹮科,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体长48~66cm,翼展80~95cm,体重485~580g。上体具绿色及紫色光泽;虹膜褐色;嘴近黑色;脚绿褐色;脸部裸露,裸皮及眼圈铅色;颈、上背、肩和最内侧翼上覆羽色深。头部除面部裸出外皆被羽,体羽大部为青铜栗色。其珍稀程度堪比“鸟中大熊猫”。
调查人员安徽大学冀祥林博士介绍:“彩鹮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它们需要洁净的水源、丰富的底栖动物以及不受干扰的栖息地。此次彩鹮的到访,是华阳河湖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最有力证明。可以说,它不是偶然的过客,而是当地政府用实际行动改善环境后,迎来的最尊贵的‘生态检验官’。”它的到来,为安庆的生物多样性增添了闪亮的一笔。
大皖新闻记者 蒋六乔 通讯员 杨生 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