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已累计完成治理4942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面积约2391万平方米……9月30日,大皖新闻记者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已由“十三五”末的13.6%,提升到了目前的47%,超出“十四五”规划目标17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省采取遥感监测和实地核查方式,排查出5692个农村黑臭水体,逐一溯源调查、分析污染成因,制定“一水一策”治理方案,推动科学治理。在安徽省生态环境厅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公告,动态征集问题线索,今年共征集23个问题线索,目前已完成整改6个。
同时,积极争取宿州、亳州、六安、蚌埠4市入选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每市获得2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省财政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从2023年起每年统筹5亿元,带动地方统筹资金约60亿元用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其中省级安排8.6亿元,支持30个县(市、区)开展省级试点。各地积极探索,总结提炼了“贝鱼草菌藻”水生态修复、“土地渗滤”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和“以用促治”等治理和管理模式,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
下一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将进一步优化治理措施,强化源头治理,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推动农村水体资源化利用,确保2026年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