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网站平台! 今天是 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服务热线

0551-62823285

协会动态

安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大幅提升 完成85条黑臭水体治理

发布时间:2025-09-29 阅读量:105来源:安庆晚报

9月25日上午,安庆市2025年三季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通报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进展情况。近年来,安庆市扎实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优选治理模式,根据安庆沿江、山区、圩区不同的地貌特征以及村庄条件、生活污水产生量、农民生产需求,结合设施建设和后期运维成本、群众意愿等,以资源化利用和生态化处理为导向,优先选择低成本、易维护、高效率的治理方式,分类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例如,宿松县依托圩区农田优势,探索“污水—湿地净化—农田灌溉”模式,既降低运维成本,又实现资源循环。

同时,统筹推进治理,生态环境部门会同农业农村等部门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和美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改厕等重点工作衔接,推广有利于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改厕技术,计划开展水冲式厕所改造的村庄,具备条件的,与农村污水治理一体化推进;择优选取潜山市、岳西县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域统筹、精准发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大幅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

此外,提升设施监管,加大农村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日常抽检和巡查力度,积极推行以片区为单位整体委托第三方单位进行设施运维,鼓励由同一家运维单位负责设施及配套污水管网运维管护;推动各地建立完善运行管护机制,岳西县探索建立无必要运行的污水处理设施退出机制,采取经济、实用的替代措施,及时减少无效投入。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方面,系统排查整治,开展农村黑臭水体全面排查,建立全市86条农村黑臭水体清单台账;对农村黑臭水体逐一溯源调查、分析污染成因,编制实施“一水一策”治理方案,推动科学治理;统筹开展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水产养殖尾水、工业和服务业废水、种植业面源污染等污染治理,因地制宜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等治理措施;推动怀宁县、望江县实施省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以点带面提升治理成效。截至目前,已完成85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将于今年底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同时,强化多方监督,对完成治理的农村黑臭水体,及时组织验收,督促各地将治理结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对完成治理的2000平方米及以上农村黑臭水体,每半年开展1次水质监测,其他完成整治的农村黑臭水体,每年第三季度监测一次;加强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的核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河长办、市检察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专项督察行动,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行全过程跟踪问效。

此外,推动长治长效,坚持宜农则农、宜渔则渔,支持各地以承包经营等形式合理利用农村闲置水体,推动农村水体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将已完成治理的农村黑臭水体全部纳入河湖长制管理,加强日常巡查和保洁,及时清除水面漂浮物和沿岸垃圾;坚持“动态排查、及时清零”,常态化开展摸排,对水面环境较差、有变黑变臭趋势或群众有反映的水体进行整治提升,及时消除黑臭隐患。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合理安排、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护,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点。(全媒体记者 白萍通讯员 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