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第二批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以下简称综合站)名单,全国共116个综合站通过遴选,其中,安徽黄山站(森林)、安徽宣城站(森林)、安徽皖北站(农田)、安徽巢湖站(湿地)成功入选。加上首批入选的安徽大别山站(森林),全省目前共有5个综合站纳入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
安徽黄山站(森林)
安徽黄山站(森林)地处新安江源头,山高林茂、水系密布、生态优良、风光优美,其所处区域是华东地区重要生态屏障、长三角地区重要战略水源地,也是全国首个跨省流域新安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的实践地,更是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的核心区域。
黄山站将围绕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以及水生生物多样性开展监测,提高黄山-怀玉山区生态系统监测水平及数据质量,完善华东地区物种观测数据库,有效支撑安徽省大黄山建设战略决策。
安徽宣城站(森林)
安徽宣城站(森林)所处区域为国家“三区四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的“长江重点生态区”,是长三角区域战略性水源与生态屏障。属于我国80个生态保护监管重点区域之一。区域内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森林生态系统完整,具备良好的生态功能价值。
宣城站将围绕森林生态系统及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能力提升、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效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等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服务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监管。
安徽皖北站(农田)
安徽皖北站(农田)位于黄淮平原核心位置,是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属于《“十四五”生态保护监管规划》中淮河中游湿地洪水调蓄区和《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黄淮平原农产品提供功能区”。
皖北站将建立健全皖北地区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形成农田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控一体化监测网络,量化不同施肥措施驱动的氮磷周转过程、揭示氮磷元素在土壤中的转化规律及其控制作物吸收与损失的关键机制。同时补齐皖北地区农田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短板;研究生物多样性与农田生态系统关系,创新集约化农田生态强化技术体系与技术模式。
安徽巢湖站(湿地)
安徽巢湖站(湿地)所处区域东临长江,西接大别山,北依江淮分水岭,是长江下游重要湖泊湿地和长三角重要生态屏障,也是引江济淮流经之地和水源之一,生态战略地位特殊,生态本底典型多样, “山水林田湖草”要素齐全,是一个完整的大湖流域生态系统。
巢湖站将积极开展区域典型生态系统碳通量和碳储量监测,从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角度全面掌握和评价江淮运河生态环境现状,系统分析引江济淮工程对巢湖生态环境的累积性影响,为后期引江济淮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保障和工程后评估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未来,安徽省将发挥5个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的“控制性作用”,更好地完成“样地监测、积累数据;天地一体、地面验证;发现问题、服务监管;专题研究、培养人才”工作任务,围绕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农田高质量发展、粮食安全、巢湖综合治理等开展监测,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科普和宣传教育基地,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安徽建设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