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绘生态蓝图 迎绿色未来

发布时间:2022-03-22 阅读量:1074

《安徽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近日印发,展望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

目标导向,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省生态环境厅和省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安徽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目标:到202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更加和谐,逐步形成“绿色、共享、高效、低耗”的生产生活方式。

展望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提升,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安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规划主要指标中,共设立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四大板块17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1项,分别是: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地表水劣V类水体比例、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森林覆盖率、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等。

预期性指标6项,分别是:城市黑臭水体比例、地下水质量V类水比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放射源辐射事故年发生率、生态质量指数。

部分约束性指标明确具体数值,如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浓度2025年目标是35微克/立方米,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是83.3%,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83%,这三项指标2020年的数据分别为39微克/立方米、82.9%、78.8%。

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规划》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质量核心、强化协同;稳中求进、重点突破;多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基本原则,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立足我省实际,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目标,将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要求落实到目标设定中。

系统治理,全面推动绿色转型

总体目标已定,如何推进实施?《规划》立足我省实际,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区域共保联治,强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谋划确定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涉及全面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协同实施区域共保联治、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等。

全面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我省将把减污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绿色转型的抓手,持续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等结构调整,广泛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体系建设。

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大气、水、土壤、农业农村、生态安全、环境风险、应对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协同实施区域共保联治,坚持共建共享和共保联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区域性、跨界性重难点问题,健全区域协作机制,探索区域共保联治新路径。

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引领,完善环境治理法规标准,健全绿色发展激励机制,注重调动社会资本力量,优化环境治理监管服务机制,系统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积极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加快把安徽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支撑。”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减污降碳总要求,注重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下更大功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回应关切,力促“天更蓝”“水更清”

空气质量、长江生态保护,是群众关注的生态环境焦点问题。“十四五”期间,如何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如何开展长江大保护,省生态环境厅结合规划进行解读。

“十三五”末,全省细颗粒物年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2.9%,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我省将继续紧盯空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重点组织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个标志性战役。

为此,我省将分区施策、加强污染协同控制,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治理,加大移动源污染管控力度,加强其他污染治理。具体而言,对未达标的城市,制定实施限期达标规划,明确阶段性改善目标、达标时间表、路线图和实施的重点任务,强化分区分时分类差异化和精细化协同管控;加快推进钢铁、玻璃、铸造、有色、焦化等行业污染深度治理;持续推进火电、水泥行业绩效提升改造;加大老旧机动车、工程机械尾气治理改造和限期淘汰力度;加强船舶污染治理,推动船舶尾气处理,完善港口码头岸电设施,提高岸电使用率;加强恶臭、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防控,严格控制餐饮油烟等。

八百里皖江如何早日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该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我省将围绕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突出抓好长江治污、治岸、治渔,迭代升级“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组织实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打好巢湖综合治理攻坚战,进一步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

我省将系统推进长江污染治理、推进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促进皖江城市带率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积极推进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具体工作如开展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持续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完善船舶污水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加快推进长江生态廊道提升工程,开展“拯救江豚行动”,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以沿江主要城市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加快沿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等,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记者 夏胜为)